问题:
李白有生之年的理想到底是出仕还是归隐?
其实李白的理想并不矛盾,从他所赞许的古代人物可以看出,他的理想是出仕、建功立业,然后再归隐。
也就是说,他不甘于一生碌碌无为,所以积极出仕;他又不太喜欢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所以他想做出一番事业后回归山水之间。
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找到答案,也可以看出他想效仿的那些人的人生轨迹。
一、这首诗告诉我们 李白愿意告别隐逸生活而入仕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冬(公元732年),李白(701年—762年) 33岁 ,当时求仕不成的李白离开长安,游坊州时拜访了坊州司马王嵩,
王嵩介绍李白和同样从长安来的阎正字相识, 李白写了一首《酬王司马阎正字对雪见赠》,最后四句写到:
主人苍生望,假我青云翼。风水如见资,投竿佐皇极 。
最后四句意思是,假如您引荐我,那么我就隐逸的打算 ,和钓鱼的姜太公一样去辅佐帝王成就大业。
可以看出,当时的李白并不是有意隐居,而是报国无门,其实一直想借助他人的引荐而入仕的。
二、这首诗告诉我们李白的理想
在离开时,李白又写了一首《留别王司马嵩》,全诗如下: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在这首五言古风中,李白用了几个人的典故,其中有鲁仲连、范蠡、诸葛亮、秦丞相李斯,前秦的王猛。这几个人所作所为,就是李白的梦想。我们看看他们都作了什么?
三、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鲁仲连帮助赵国抵挡强秦,事后赵国的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不肯受。赠送千金为鲁连寿也不接受。然后离开了赵国,不在见面。
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战国策·赵策》
四、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陶朱公,指辅佐勾践卧薪尝胆的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他帮助勾践兴越灭吴以后,可谓功成名就,聪明的范蠡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经商称为巨富,自号陶朱公。成为生意人供奉的财神。
他的同僚文种没有看清这一步,留在勾践身边,结果最后被赐死。今天我们去绍兴游玩时,在沈园不远处的府山公园山上,还可以见到文种墓。
五、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见到南阳和梁甫吟两个词,就知道这是说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前出师表》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
"亮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乐,时人未之许"。
李白虽然自比于诸葛亮。但是他的理想却是: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可见,他并不希望一生都去“佐明主”,还是希望有“还旧林”的机会。
六、呼鹰过上蔡 ,卖畚向嵩岑
前一句说的时秦丞相李斯,他少年时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他辅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可惜在秦二世时期,被赵高陷害,李斯父子被腰斩于咸阳,夷灭三族 。临刑时,父子相顾,李斯说到: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列传》。
后一句说的东晋十六国时的王猛,他在贫寒少时以卖畚箕为生,传说在嵩山卖畚箕时遇到了赏识他的伯乐。
王猛在前秦官至丞相,辅佐苻坚一统北方。 王猛如果不是提前病死,苻坚一定不会遭遇淝水之战的惨败。
七、李白的理想是这五个字
李白的理想,用他诗中的话就是这五个字: 功成拂衣去 。
这五个字多次出现在李白的诗中,例如《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其二》: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功成以后,再拂衣而去,这就是鲁仲连、范蠡所作的事情。而不是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王猛,也不是悲惨的李斯。
结束语
33岁,已经不年轻了,据说李白出身商人家庭,不能参加科考。于是他采用了终南捷径的方式,不过这条路走得也很辛苦。十年以后,李白才通过道士和公主的门路,来到了唐玄宗的身边。
不过在唐玄宗眼中,大唐盛世并不需要一个治世之臣,他也没有把李白当作这样的能臣。因此李白先建功立业,然后归隐山林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
赐金放还以后,李白又一次无功而“归旧林”。安史之乱时,李白自以为得到了一次“ 为君谈笑静胡沙 ”的机会,还作诗自比为东山谢安石。可惜他跟错了永王李璘,结果被流放夜郎。遇赦回来后,风烛残年的他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两年后,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二岁。
@老街味道
李白早已作古远去,关于在世时的李白心里到底是想当官还是想当隐士,我们已无法探得他的真识想法,只能依据李白的人生经历、相关史料和人之常情,作一些历史推理。
很多人都认为,李白性格放荡不羁,不愿受约束,因此不想做官。我的观点却恰恰相反,李白想作官!
先来看看李白的求官经历吧。首先,是在李白成年之后,他曾经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封自荐信,表达了想当官的意愿,但人家没理他。之后,他又委托道士吴筠推荐,在长安谋得翰林一职,他的文釆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但由于他不懂为官朮,干得很不愉快,就弃官而去(到底是他主动辞职还是被开除,已不得而知)。再后来,他又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因李璘谋反篡位失败而受到牵连,被判刑,流放到夜郎劳改。刑满释放后,在漂泊中投奔当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