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荐:9个方法减少社交烦恼(建议永久收藏)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类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的确,一段糟糕的社交会影响你的生活,消耗你的能量,甚至会让你自我怀疑。


行走于世,我们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生活的幸福感,离不开良好的社交状态。


如果你也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烦恼, 不明白如何社交能更自如,不知道如何自处能更愉快,不清楚怎样处理亲密关系……


不妨看看《人民日报》推荐的这9个方法, 能够帮你减少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内耗和痛苦,收获更幸福的社交体验。


放下无效社交



俗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一个人若是一味沉迷于热闹中,只会不断消耗自己。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自媒体博主分享自己的经历。


她刚工作时,虽然工资不高,但周末却特别热衷于参加各种局。


在她看来,只有在朋友圈晒各种聚会的合照,才显得自己很受欢迎。


久而久之,因为聚会而多出的消费,让自己成为了“月光族”,也衍生了不少焦虑和烦恼。


直到有一天自己急需帮助时,在她的好友列表里甚至找不到一个能求助的人。


那一刻,她才明白,自己浪费精力和时间维持的友情,竟然不堪一击。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多,能够用以提升自我的独处时间就会越少。


慢慢地,只会变得空虚、焦虑,甚至丢失自我。


人生苦短,要学会精简朋友圈,远离消耗自己的无效社交。


多把时间花在独处上,你会收获一个不断进步、越来越好的自己。


多把时间花在家人身上,你会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多把时间花在知己身上,你会拥有一段坚固稳定的友谊。


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知己好友,三两就够。


精简人际交往,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精致”。


放下理所当然


再好的关系,都会死于“理所当然”。


再好的朋友,也不要忽视对方的付出和帮助。


理所当然的态度,只会让你失去一个愿意真心帮助你的人,一个真心待你的朋友。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你来我往中沉淀下来的,对方对你好,是因为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一味消耗友谊,注定只会让彼此渐行渐远。


人心都是相对的,以真换真;感情都是相互的,用心暖心。


请善待那些对你好的人吧。


这样的人,在你低谷时,愿意拉你一把;在你如意时,他们真心祝福你。


人活一辈子,真正对你好的人没几个,遇见一个便少一个。


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理所当然,弄丢了那个愿意真心对你好的人。


放下刻板印象


《三国演义》中,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后来,庞统去拜见刘备,刘备“见统貌陋,心中不悦”。


孙权和刘备都认为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


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会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用惯用的思维去给人贴标签。


社会学家认为:“刻板印象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是否能有一个好人缘。”


拥有好社交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刻板印象,用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他人,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一个人。


最开始对你热情似火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真心待你,而是看到了你背后的利益;


初相识觉得冷漠疏离的人,也许并不是不好相处,而是面冷心热,相处久了才见真心。


放下刻板印象, 不轻易给他人贴标签,才能让你拥有“好人缘”。


放下过分计较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紧盯别人错处,随时准备着“翻旧账”。


曾仕强教授曾说:“斤斤计较太痛苦,看开放下最值得。”
生活中不顺心的小事,常有发生。


这些事情发生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往后的日子一直耿耿于怀,不愿放下。


朋友约会迟到,伴侣因为工作忙忘记了节日,父母偶尔的不理解,孩子因顽皮犯的小错......


这些小插曲、小摩擦,很多时候,更像是生活的调味品。


让小事过去,大的幸福才不缺席。


日子过得很快,如果心里被这些不愉快的琐事填满, 那又哪来的空间承载快乐时光。


从今天起,学会不过分计较,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


放下嫉妒攀比



你知道在人际交往中,什么最容易搞砸一段关系吗?


那就是嫉妒和攀比心。


因为嫉妒,所以容易迷失自我。


因为攀比,所以滋生更多焦虑。


有心理研究表明:一个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往往更难获得幸福。


试想一下,你愿意和一个不希望你好的人交朋友吗?


答案不言而喻。


与其艳羡别人,不如专注自己;与其因盲目攀比陷入痛苦,不如放长眼光,提升自我。


在优秀的人身上学习优点,在自己身上修正不足。


放下嫉妒的眼光去看待每一段关系,方能成长。


放下敏感自卑



心理学上有一个“聚光灯效应”。


讲的是我们会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然后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耿耿于怀。


生活中,那些容易焦虑的人,往往都十分敏感,凡事总是想太多,既放不下过去,又纠结当下,时常陷入内耗当中。


他们的情绪常常因为别人的言行发生变化:


别人稍微一点示好,就想倾尽所有地回报;别人表现出稍微不喜欢,就开始自我怀疑......


渐渐地,越来越不想社交,甚至恐惧与他人相处。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过一个词:钝感力。


简单来说,就是心大一点,放过自己。


与人交往,太过在意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惩罚。


学会正视自己的价值,减少自我怀疑,摆脱自卑,方可落落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轻松自在。


放下高度期待



在一段关系中,“期待”的存在可好可坏。


它可以让一潭死水的生活充满希望,也可以让两个原本甜蜜幸福的人争吵不断。


其实,好与坏,全在于一个度。


高度期待是毁掉一切亲密关系的开始。


当伴侣、家人、孩子,没达到心中的那份“高标准”,抱怨、责怪 、生气等不好的情绪便会涌上心头,让交往变得压力重重。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便不会有极度悲伤。”


其实,人与人之间舒服相处的秘诀就是保持平常心。


生命里人来人往是常态,降低期待,才能不断满足。


放下怨天尤人



曾看到一个小故事。


禅师让小徒弟把一摞经文都誊写一遍。


小徒弟见如此多的经文,就一直跟在师傅后面抱怨,希望师傅能收回任务。


无动于衷的禅师在一天结束之时,语重心长地跟徒弟说:


“如果这一天你把唉声叹气的时间,花在案前静心誊写经文,也许你已经抄完一卷了,但现在呢,仍然一无所成。”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


面对不如意,与其抱怨,不如接受,而后努力改变。


罗翔老师曾说:“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的确,弱者抱怨,强者不言,智者改变。


没有人想要一直跟成天抱怨的人待在一起。


抱怨,不仅会拖累自己,还会将负面情绪传染给他人。


人生苦短,抱怨无益。


凡事不怨天尤人,学会转变心念,用自省去替代责问,用努力去替代抱怨,生活方能更美好。


放下过分依赖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觉得安全感来源于伴侣秒回的消息;需要做决定时,总想依赖别人的建议;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阻碍时,第一反应不是自己解决而是找他人帮助……


无法忍受孤身一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敢一个人做事,总要拉着别人一起,才感到安心。


作家刘同曾说:“任何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就是措手不及。”


与其对外寻求依赖,不如对内寻求自己的力量。


人生这场旅途里,许多人,都只能陪你一程。


戒掉过分依赖,能够独当一面,提升自己,才能有不惧怕失去的底气。


当自己足够强大了,这漫长旅途中的风霜雨雪又何所畏惧?


写在最后


“君子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对内提升自己,是一种修养;


对外学会与人相处 ,则是一种智慧。


成年人的世界里,无非讲究的就是随心,自在,愉快。


人生下半场,愿你能与自己相处不内耗,与他人相交不烦恼,活得舒服自在。



作者:陈不二,执笔活在热爱里。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hiyuc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