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影评,#佳片推荐#《暗恋桃花源》:寻找不存在的“刘子骥”

昨天,宝岛台湾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顾宝明先生去世,在他漫长的演艺生涯中,留下了诸多精彩的角色,其中《暗恋桃花源》里的“袁老板”一角便是经典之一。

从左至右分别是顾宝明、李立群和金士杰,三位戏骨也是表演工作坊的门面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引起岛内轰动,编导赖声川于1988年获“国家文艺奖”。该剧的故事很简单:“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此彩排的合约,遂发生了对舞台的争夺。

“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上海因战乱相遇,亦因战乱离散;后两人不约而同逃到台湾,却彼此不知情,苦恋40年后才得一见,时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滨柳濒临病终。

《暗恋桃花源》剧照:江滨柳与云之凡

“桃花源”是一出古装喜剧。武陵人渔夫老陶,其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离家出走,缘溪行,发现桃花源;入桃花源后,遇见的人还是春花和袁老板,但又似是而非,三人度过愉悦的时光;老陶回武陵后,春花已与袁老板成家生子,但家境破败。

《暗恋桃花源》就成了古今悲喜交错差互的舞台奇观。

在整部剧当中,充满了一种意象之美,其中的意象包括了实物意象、情绪意象和虚构意象,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对现世进行了刻骨的批判。

导演(或者应该说是编剧)将武陵隐喻成台湾,也算是对台湾政治现状最好的比喻。而桃花源呢,确实创作者对于台湾自身的一种文化政治理想的比拟。当中还出现了上海和昆明两座城市,就剧中的对应而言,应该是对台北和高雄的隐喻了吧。

其实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后现代式的解构。桃花源既象征了美好的世外乐土,也可以把它当做空无而又荒唐的玄想世界。而“暗恋”里面反复提到的“信约”问题,既反映了恋情的美好,同时也在最终悲剧结尾的时候体现出了其残酷、无奈的一面。

就整部剧而言,所彰显的统一主题都是“背离”。“暗恋”与“桃花源”在整部剧当中,“暗恋”所体现出来的是因为战火与政治所致背离的外部原因;而“桃花源”当中体现的却是精神与灵魂背离的内在原因。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成,其同时空的表现,恰恰完成了创作者最大的隐喻——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背离!

《暗恋桃花源》剧照

在这部剧中,反复穿插着的是一个要寻找“刘子骥”的女人。或许忽而听得此句的观众会感到迷惑,“刘子骥”到底是何许人也?熟读陶潜的《桃花源记》的人应该一闻便知,“刘子骥”正是那个当初苦苦追寻桃花源、却“未果,寻病终”的人!这“刘子骥”穿插在“暗恋”和“桃花源”两部剧中间,成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或许这飘渺已逝的刘子骥这个名字,也是创作者隐喻的为大陆和台湾两边奔波的有志之士吧!

部剧完全可以在现当代话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批判了历史遗留问题下两岸民众、中华民族的分裂,其悠长的意蕴便是那些想追求却追求不到的东西,对当时台湾时政现状的一种深刻的讽刺......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hiyuc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