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唐代李白大诗人的一首《长干行》,让“青梅竹马”正式成为力证男女儿时感情敦厚的代名词。青梅,我们都知道是女孩子待字闺中时青涩的代表,那竹马又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来历呢?
其实,竹马就是用木衩加上一个圆轮组成的一种玩具。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用骑马的姿势骑着有圆轮的木杈,故名“竹马”。文献中最早记录“竹马”的是《后汉书》。东汉后,“竹马”正式作为儿童游戏被加以提倡;到了唐代,“竹马诗”、“竹马戏”、“竹马舞”等艺术相继出现。
“竹马”一词最早出现在《郭伋传》。郭伋, 字细侯,是当时拥有治乱安邦、替百姓办实事,得民心的正气官员。郭伋不仅能帮百姓修桥修路、平反冤假错案,还很会打仗。反正就是那里有混乱、有危险,朝廷就派他去哪里。
他相继做了中山、渔阳、颍州三州太守。当时的渔阳混乱不堪,“寇贼充斥”,他一到任,便将那些盗寇收服归正,“纠戮渠帅”,盗患始平。甚至那些异族的匈奴,也非常忌惮他的威信和严明,不敢再进渔阳。经过这么一番有成效的整顿,渔阳人民安居乐业。在郭伋在任的五年,渔阳户口倍增。
建武十一年,郭伋又应诏担任边远的并州牧。由于郭伋的声望和政绩,在他行入并州辖区时,就遇到了“所到城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的盛况。连儿童们也加入了欢迎队伍。“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拜迎”,骑着竹马的儿童们一同出来欢迎前来的郭伋。“竹马”一词也正式被载入历史。
竹马的材料取之容易,只要一支木杆就可以放在胯下做马,来回奔跑嬉戏。到了唐朝,“竹马”成为文人笔下的常用意象,逐渐成为男孩儿童时期地代名词。
参考文献:
[1] 余嘉锡 ,世说新语笺疏 [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M].北京:中华书局,1956
竹马一词化自李白的《长干行》。
这本是一首商妇的爱情与离别后的思念之诗。李白以商妇口吻自述回忆”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说的是童年就在一起玩耍,”剧“的意思是做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进一步说明她的关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成语来自这里。之后讲十四岁嫁为君妇,还懵懂无知,”千唤无一回“。十五岁知道怎么回事了,”愿同尘与灰“。表达了女子的坚贞。后面两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同是一个意思。这里面有典故,抱柱信三字是讲一个叫尾信的与女子约会,定好在桥梁下,女子没来,大水却来了,尾信为不失约,抱着桥梁,最终而死。
十六君远行,矍塘滟预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十六岁那年你已远行经商,矍塘水急又有暗石,又有那哀怨的猿声,怎不让我担心。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生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这几句把全诗推向高潮,门前我等待你回来的足迹都生了绿苔 ,而落叶已覆盖了绿苔,你还没回来 ,何况西园里的蝴蝶也知道双双伴飞。看到这些,我怎不伤心,只怕红颜已衰,忧愁更加憔悴。
最后四句: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三巴指是四川,长风沙也是地名,在安徽。这几句是说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提前来个书信,我会去接你,不管路多远,哪怕是去长风沙这个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