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对诸葛亮有着什么样的感情呢

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辅政了12年,在这12年里,刘禅从一个16岁的半大小子,成长为28岁的成年男子,12 年的交集,刘禅都是在诸葛亮伟大光环的笼罩下渡过,其心理阴影可想而知。

所以在掌心看来,刘禅对诸葛亮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敬、畏、怨”。

一、敬

刘禅对诸葛亮的敬重,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先帝刘备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冲冠一怒为关羽,冒然发动对东吴的战争,结果夷陵一役战败后,一病不起,临终前蜀汉江山托付给诸葛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刘禅、刘理,称诸葛亮为相父,偏偏诸葛亮又是一个要求十分严格的道德楷模,对刘禅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初期,后主刘禅对诸葛亮,就象对自己的父亲一样敬重的。

二是诸葛亮勉励敬业,治蜀有方。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期间,将蜀以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在军事方面,南定蛮夷,东和孙吴,北伐曹魏,文治武功。

孙权的评价:“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同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专班不弄权,尽心尽力辅佐刘禅,让后主刘禅不得不敬重。

另外,诸葛亮虽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一生节俭。

诸葛亮的财产申报是:“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这么一位大权独揽,却清廉有加的相国,能不让刘禅为之敬重吗?

二、畏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托孤时,赋予诸葛亮废立天子的权力,诸葛亮就是蜀汉的“曹操”,“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也就是说后主刘禅的位子坐不坐得稳,全部由诸葛亮说了算。

所以,刘禅对于这样一位才干过人,又掌握生杀大权的相父,当然是非常畏惧的。

另外,诸葛亮主政期间,不仅主抓军国大事,甚至连刘禅皇宫的事也不放过。

刘禅是一个胸无大智,贪图享受的“官二代”,被后世贴上了“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标签,诸葛亮觉得后主宫中的事,也要亲自过问,才能放心。

《出师表》这段话的口气,就是诸葛亮在教训后主刘禅,指导他怎么做,你是后主刘禅怕不怕。

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大胆重用善于溜须拍马的宦官黄皓,报复性地在宫中仍旧花天酒地,歌舞升平,最后毫无抵抗地投降亡国。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刘禅在诸葛亮活的时候,生活得多压抑,对诸葛亮有多畏惧。

三、怨

作为一国之君,到刘禅对诸葛亮是既敬重又畏惧,却又无可奈何,只是到了诸葛亮去世,自己都28岁了,才体会到“一言九鼎”的滋味,这种复杂的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还有一个“怨”字。

这一点,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的一系列作为就可看出。

诸葛亮死讯传到成都,刘禅的第一反应是“禁止京城官员外赴奔丧”,显然这一态度就值得玩味。

因为诸葛亮功劳实在太大,民调又非常高,各地官员民众都请愿,要求在京城为诸葛亮立庙,刘禅开始又不合礼制为由拒绝了,后在大臣们一再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在沔地为其修建祭庙。

而且,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下令废除丞相一职,虽然依照诸葛亮的遗言,迁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但却升蒋琬为大将军。

刘禅这样做的意思很明显,他觉得诸葛亮生前在丞相位子上,军政大权一把抓,权力实在太大,故在让蒋琬接班的同时,把军权却交给了蒋琬。

所以总体来看,刘禅对于诸葛亮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矛盾的,既有对像父亲的一样的敬畏,有对诸葛亮工作成绩的充分认可,和对诸葛亮高尚人格的仰慕,同时也有一种权力被剥夺,人性被压制的怨愤。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hiyuc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