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要想很好的理解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我们应该了解萧红传奇的一生,还有《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

《呼兰河传》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当时萧红疾病缠身孤身一人在香港,穷困加上内心的愤懑,她以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将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落后封闭的小城在作家的笔下如一颗毒瘤在慢慢化脓。小城人愚昧无知,奶奶冷淡无情,只有祖父是她最后一片精神的乐土。在祖父的园子里,作家忘记了所有的忧愁,天地间只有自由二字。

萧红的一生是坎坷多难的,她的一生很短暂,年仅31岁就香消玉损。小时候,不受父母待见。长大后,多次遭抛弃。离开家乡后,颠沛流离,辗转到过多个城市。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最后的日子是在疾病中度过的,肺结核她多次往返各个医院,受尽冷眼。这个时期也正是她创作《呼兰河传》的时期,记忆中的祖父和园子在她心目中就是精神的港湾。

所以《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就是萧红对祖父的深深思念与自由的向往。




当然,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完全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扩展资料:

第一段:1-3自然段:总的介绍祖父家的大园子,以及园子里的景象。

第二段:4-15自然段:“我”和祖父一起在园子里“劳动”其实,我只是瞎捣乱,而祖父却仍让“我”自由的玩耍。

第三段:16-20自然段:在园子里,阳光下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自由的,包括“我”同样是自由的。

文章用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艳、动感十足的画面。第一、二自然段是由白的、黄的、大红的、金粉的蝴蝶、金的蜻蜓、绿的蚂蚱、各色鲜艳的花组成的一幅色彩丰富绚丽而富于生气的画。第十三自然段则是一幅流动的画,“我”看见黄瓜摘来吃,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随着作者文字的描述,一个个画面一一展现,在画面自然转换中,读者能够充分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作家萧红(1911~1942),笔名萧红,原名张廼莹。1933年萧红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hiyuc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