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目录

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病疲,止痛,利小便,益气。下面我为你整理了赤白芍的选方,欢迎阅读。

  赤白芍的选方

  ①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②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③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④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⑤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⑦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⑧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⑨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赤白芍的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d-儿茶精和没食子酸乙酯有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护肝作用对四氯化碳、黄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3、解痉作用对肠管和在位胃运动有抑制作用,显著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


中药预防新冠的汤剂有必要喝吗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赤芍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赤芍和白芍的区别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别称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等,是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根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芍药、川赤芍、草芍药。可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常用来治疗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

   赤芍和白芍有何区别
  赤芍和白芍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的功效不同。赤芍和白芍均可止痛。但白芍长于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白芍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相关配伍
  1、血热吐衄:赤芍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
  2、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赤芍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
  3、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赤芍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


形容知识晦涩难懂


​之前写了一篇花容婥约的芍药作为白芍的药用功效,这次来写赤芍的药用功效。

赤白芍的区分变迁可以当段故事来听。

在《神农本草经》里,芍药是不分赤白芍的,所以在这本书里,芍药的功效是包含了现今赤芍和白芍的功效的。这样赤白芍同用一直延用到了南北朝。

到了南北朝,陶弘景开始将芍药分为赤白芍,认为江苏蒋山、白山、茅山的芍药是白芍,其他地区的芍药是赤芍。那时候的芍药来源多是野生的芍药;

到了唐宋,因为栽培芍药的增多,花朵的颜色赤白粉紫,各不相同,但是药用区分是看花根的颜色,于是这时候赤白芍的区分是以栽培芍药根的颜色来划分的;

到了元明清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明朝的《本草品汇精要》芍药的图谱中发现,赤芍的花是红色,白芍的花是白色;李时珍也说根的颜色随花的颜色;清朝的《本草从新》写道:“赤白各随花色”……所以,这时期赤白芍的区分多是以花色来划分。

看到赤白芍这样的划分变迁史,总是感到老祖宗们真的是有点……自然随性。

到了现在,赤白芍的分类是以加工方法、产地、是否栽培来区分的,此法源于近代。

我们现在的赤白芍,来源均是毛茛科植物——芍药(赤芍还有个来源是川赤芍,主产于四川)的根。

赤芍是野生芍药的直接干燥根,主产于北方(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

白芍是栽培芍药的去皮水煮加工品,多产于南方(安徽、浙江等)。

就是因为这种加工产地区分的方法源自近代,所以近代之前有很多医家会把赤白芍合为一药来看待,冉雪峰先生就说芍药的赤白没差,其分别只是功效的轻重缓急不同而已。

下面继续说说赤芍的性味归经和功效。

赤芍味苦,性微寒。入肝经。

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清热凉血

赤芍和白芍相比较,苦味更重,都说“苦能坚阴”,所以苦味更重的赤芍和白芍相比,长于清泄血中邪热,起到保护阴津的作用。

血热是什么表现?

会有发热,会出血、甚至会胡言乱语。

为什么出血?因为热迫血妄行,妄行的意思就是不能走正常的通道,到处乱跑。

血的正常通道是脉管(血管),不走正常通道,意思就是出血了~吐血、鼻血、牙龈出血、紫斑……。

为什么会胡言乱语?

因为热扰了心神。

《备急千金药方》的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入血分,迫血妄行的清热凉血方。方子中只有四味药,赤芍虽不是主角,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是起到清热凉血的作用。

清了火热之邪,其实就是保护了阴血。

《事林广记》记录的治疗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不止的小验方,就是单用赤芍药打成细末服用来治疗的。

当然,出血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治疗的,是因为血热造成的出血。

明朝医学家缪希雍说赤芍专入肝家血分,因为肝开窍于目,所以肝热会造成眼睛红赤,而赤芍能凉肝,所以能够治疗目赤。

号称能治疗一切眼病的洞然汤里也有芍药,赤芍的作用就是清肝热,治疗突然目赤的。

祛瘀止痛

祛瘀是祛除瘀血。瘀血就是血液运行迟缓或者运行不畅的状态。

瘀血有什么表现?相信大家都听过那句“不通则痛”,瘀血可以造成血脉的不通,所以表现为疼痛。

当然血瘀的表现不仅止于此,因为不是此篇所述,详细的以后再专门出相关主题。

赤芍能活血祛瘀

瘀血散了,血脉通了,自然就不痛了。

作为活血祛瘀的常用药,当然出镜率是很高的。

清朝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有各种治疗血瘀的方子,其中用“活血”或者“逐瘀”命名的方子就有8个,而这些方子里活血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赤芍(并列的还有桃仁和红花)。

王先生的这些“逐瘀汤”里有四个从部位考虑的方子——

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通窍活血汤,

治胸中血府血瘀的血府逐瘀汤,

治肚腹血瘀之症的膈下逐瘀汤,

治疗瘀在少腹的少腹逐瘀汤,

全都有赤芍的身影~

这些药方治疗的病症涉及很广,看那区域图就知道基本涵盖全身的血瘀病症,神奇的是有个方子还可以种子,更神奇的是还能保证生男生女!果然艺高人胆大,活血药物用来怀胎,狮子妈没有经验,只是觉得很神奇,所以多嘴说一句。

以上是赤芍的全部内容。所以赤白芍同出一物,功效有类似也有区别,你了解了吗?

对了,既然同出一物,一样的,还是反藜芦啊~

- end -

以上就是关于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全部内容,以及赤白芍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青檬情感】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shiyucn@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shiyucn@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